【历史传统】历史文化源流——为政以德之二

日期:2023-12-21 浏览:525

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


传承发展    天下归之



一种思想的产生,往往可以追溯出一个悠长的脉络,就像一条长河潜行千里最终浮出地表,它浮出地表的那一刻至关重要。



孔子从“仁”“礼”两方面设定了标准,在“仁者爱人”的基础上做到“约之以礼”,是孔子给为政者指明的善治方向

孟子提出“仁心义路”“礼门义路”

荀子提出“以德兼人者王”等思想



为政以德的思想在孔子之后不断发展,内涵不断丰富,就像一条河流由小变大,汇入支流,从而让主流更加充实。



发展一
要求为政者要行有德之政

首先要以民为本,必须要爱民、重民、惠民、利民、恤民、富民、养民、教民。汉代董仲舒说:“天之生民,非为王也;而天立王, 以为民也。”这把“民本”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,达到了“为民”“安民”的层次。明末清初,以李贽、黄宗羲、王夫之、颜元等为代表的思想家大力倡导经世致用,重新阐发了“利用”“厚生”等民本命题。


其次要求为政者处理好德刑关系。汉代贾谊有一篇著名政论《治安策》,在总结秦亡教训时就清楚指出,要“定经制”“兴礼乐”“道之以德教者,德教洽而民气乐”“刑罚积而民怨背,礼义积而民和亲”,这样才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与国家安定。到了唐代,《唐律疏议》也明确提出,“德礼为政教之本,刑罚为政教之用”。这些都对为政者处理好德与刑的关系提出了要求。


发展二 
要求为政者加强自身修养

孔子认为“君子之德风”,为政者的德行具有风向标的作用,他提出:“政者,正也。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?”因此为政者首要的是修身正己。“修己”是“安人”“安百姓”的基础,这一观点也被后世儒家发扬光大。


《大学》提出了“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”,倡导由“内圣”而达“外王”,建立了一整套“修、齐、治、平”的阶梯式理论。以后历朝历代均重视官员的修身立德问题,形成了“忠孝仁义”“礼义廉耻”等一系列以具体德目为要求的为官标准,产生了丰富的“官箴”和“家训”文化,都提倡为官从政者要注重忠、诚、清、慎、廉、勤的个人修养,注重任贤、爱民、纳谏的从政品质。


返回列表